欢迎访问中国沼气网!

坚持生态立市战略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

发布时间:2015-08-24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生态友好是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现代生态农业是在先进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下,以生态全面优化为重要特征和前提条件,达到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目标,取得生态、经济、社会、健康效益的现代农业。 “十二五”以来,宣城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立足生态、资源、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资源保护与集约开发、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三个并举”,取得较好成效。


  截至2014年底,全市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面积达到3.7万亩,建成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1家、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43个,拥有“三品”认证产品345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个,建成农业休闲园区和乡村旅游观光示范点70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建成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8个;宁国恩龙世界木屋村、绩溪劳模徽菜产业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山水诗乡·多彩宣城休闲养生度假游”被评为“全国十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我市农业发展正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奋力迈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宣城作为传统农业地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优质的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具有良好基础和条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围绕“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及休闲农业旅游基地”的目标,坚持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业安全水平;坚持推广标准化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坚持推广清洁化生产,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坚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循环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坚持拓展农业新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高农旅融合发展水平,逐步实现生态转型、绿色增效。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打造生态农业。立足良好的生态条件,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制定了国家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宣城市产业特色村建设意见》等文件,加大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力度,着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村级环境信息员制度,全市84个乡镇、492个行政村设立农村环境信息员498人。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生态农业理念。

  二是强化种养融合,优化产业布局。根据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和产业特点,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粮经轮作、间作套种等实用、高效、生态农作模式,建设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以沼气工程为纽带,把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和种植业“沃土工程”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建设一批蔬菜、水果等有机生产基地,有序发展畜禽养殖基地。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适用技术。加大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应用,强化科技对现代生态农业的支撑。制定《2015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推进种植业清洁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减少化肥使用量,2014年推广面积445万亩次,推广配方肥9.4万吨,紫云英种植面积7万亩。推进绿色、生物综合防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建立农业、物理、生物等类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21个,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245万亩次,覆盖率达40%以上。

  四是强化主体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合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创建生态农场和生态企业,加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逐步形成示范主体小循环、示范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鼓励生态主体开发农业新功能,利用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五是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导农业企业制定创建标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底线,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品牌创建,利用农交会、农超对接等平台,提高对外合作交流,提高农产品品牌效益和品牌影响力,促进生态农业长久性和可持续性。

  作者系宣城市政府副市长

上一篇:基于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 下一篇:多彩新村啥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