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规定
在浇注和捣固混凝土过程中,应严格保持钢筋的正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并有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等是否移动,如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须立即修理纠正。
(1)操作人员不应在模板、支撑及钢筋上行走,以免发生变形,影响质量和安全。
(2)混凝土由高处向下倾倒有高度不超过2米,应用串筒或斜槽下落,串筒最下一节应垂直于混凝土浇注面,倾倒于浇注面的混凝土应铺设平整均匀后,方可振捣。
(3)浇捣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必须间歇的时候应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捣好次层混凝土,不留施工缝,间歇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
(4)不得已而超过两时间的间歇时,应将间歇时间安排在设计允许留施工缝的位置,并作好以下事项:
1) 施工缝应水平(或垂直),并做成“凹”口和插筋。
2)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捣混凝土前,应除掉水泥薄膜和表面上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将基层冲洗干净,使其充分湿润。残留于基层混凝土表面的集水应清除干净。浇捣水平施工缝时,先在上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比例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然后倾倒新混凝土,注意仔细捣固,使其紧密结合。
3) 应将原有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N/平方米后,(所需资料根据取样试验资料确定)才允许新凝土的继续浇捣。
4) 距离施工缝0.5米以内一般采用人工捣固,0.5米以外才可使用振动器,但仍须防止钢筋直接受到强力震动,破坏原混凝土对钢筋的粘结力。
(5) 混凝土捣固完毕后,露出的表面应刮平压光。
(6) 使用振捣器应注意下列事项:
1) 振动器应放在牢固的脚手板上,不得放在钢筋或模板、支撑上。
2)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垂直于浇注面,橡胶皮管不得淹入混凝土内,拔出时不能停转。每捧振捣的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沉落,表面翻浆而不再出现气泡为止。振捣器不得任意碰撞模板和钢筋,尤其是土胎模砖模更应特别注意。
3) 使用平板振动器时,虚铺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不得超过振动作用深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每一振动位置振到表面翻浆时方可移动,,移动时做到纵横互相搭接5厘米以上。
(7) 在没有电源或在施工缝1米范围内,方可采用人工振捣,但应注意下列事项:
1) 人工捣固采用赶浆法,随浇随捣,依次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超过20厘米。
2) 插钎应用力插过浇注底层表面,快速捣动翻浆后拔出,直至插捣密实,表面翻浆为止。
3)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捣混凝土时 ,插钎不得插伤下层已凝结的混凝土。
(8) 检查混凝土的强度的试块在浇注点取样制作。以标准条件养护28天的抗压试验强度为准,试块留置组数按下列规定:
1 )厚大的设备基础在每一区段中至少应制作一组。
2)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均各应至少制作一组。
3)根据施工阶段或程序需要另行增加试块制作组数。
2、基础及水池底板
(1)浇注混凝土前,应将基坑或土胎模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并按设计图再次进行检查修整。岩石地基应用水冲洗后除积水。
(2)球冠及圆锥壳基础应从中心开始,螺旋状向上浇注,用标准样尺控制混凝土厚度,并随即将超厚混凝土去除后抹光。
(3)振动器一般采用底面有一定弧形的平板振动器。
(4)若地下水位在工作面以上时,应作好连续排水。
3)发酵罐及贮气罐水封池
(1)施工前应编制出施工方案,如水池、发酵罐等应按设计要求的防水等级采用防水混凝土。
(2)水池、发酵罐或钢筋混凝土钟罩等须尽量连续施工,若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符合设计规定和防水混凝土的要求。
(3)浇注混凝土应沿整个截面均匀、分层、对称浇注,每层厚度20-30厘米,捣固时应对称捣固,防止位移。如需接长钢筋时,应在浇好的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4)发酵罐、贮气罐水封及钢筋混凝土贮气罐钟罩按防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施工及操作方法。
(5)圆锥壳罐顶盖混凝土应于连接圈梁连续浇注,浇注顺序由下面而上至罐顶入孔(活动盖口),均匀、对称、螺旋式向上浇注。振动器底盘弧度应作成相应形壮。
(6)圆锥壳罐顶盖的混凝土厚度用标准样尺控制,并随即将超厚混凝土去除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