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秸秆禁烧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每到夏收、秋收季节,总会有个别农户在田间地头点上“一把火”。今后,这种情况将在京郊绝迹。昨天,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本市将按照“调、转、用、监”原则,综合施策,从今年起全面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杜绝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目前,本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去年全市种植玉米132.9万亩(其中青贮22万亩)、小麦35.4万亩,可收集利用秸秆108万吨。其中,农作物秸秆85%左右用于粉碎还田作为肥料和青(黄)贮加工作为饲料,其余用于能源燃料和食用菌培养基料。小麦秸秆已基本实现综合利用,玉米秸秆80%实现综合利用。
秸秆禁烧不是简单的监管就能解决的问题。今年,市农业局会同市园林绿化局、市环保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施策杜绝农作物秸秆和园林绿化废弃物焚烧工作方案》,规定全市行政区域内均为农作物秸秆禁烧区,将按照“调结构、转方式、全利用、严监管”的原则,让农民不舍得烧秸秆。
据了解,市级每年将安排一定额度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对完成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区县,给予专项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农作物秸秆和园林绿化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优先引进社会资本,市发改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给予不超过30%的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将利用2至3年时间,扶持10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5家小型秸秆利用企业。还将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对达到一定综合利用能力的企业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给予科技项目支持;利用2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设2至3个秸秆全量化利用科技创新示范点,形成全面综合利用模式并进行推广;新建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推广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加大小型简便秸秆收集利用机械设备推广,提升山区、半山区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水平;加快建立综合利用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产品标准、质量检测标准体系,规范生产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