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草木繁,陇原山色翠如滴。走进成群连片的美丽乡村,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民居映入眼帘,整齐划一的水泥路面直通村民家门口;乡间小路上,人们已习惯将垃圾顺手丢进村头的垃圾箱,昔日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起来越少,农村生活环境卫生悄悄发生着变化;往来田间地头的残膜捡拾机,让废旧农膜污染耕地的隐患消除在生产阶段,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技术日趋成熟,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卓有成效……
行走陇原大地,满目花红柳绿。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在保青山护绿水上下大气力,解决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算大账、谋长远、敢吃眼前亏,动员全民参与,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用实际行动创建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快
走进康县城关镇凤凰谷村,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一群游客在清澈的小溪前戏水,老年人悠然自得地漫步在休闲广场。
谁能想到,昔时没有一条像样出行路、以“穷沟沟、烂泥沟”出名的凤凰谷村,如今却一跃成为生态旅游精品村。
凤凰谷村的嬗变,还要从一笔扶贫款说起,当时陇南市协调整合各类扶贫项目资金520万元,硬化路通到了农户院落,改造农户房屋258座,修建了月牙广场、龙凤广场,路边栽植了竹子、马兰等观赏植物……
凤凰谷村的蜕变是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我省美丽乡村建设自2013年启动以来,整合投入各类资金275亿元,累计打造了500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895个市县级示范村和5461个“万村整洁”村,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我省美丽乡村建设起步晚,发展快。”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党中央作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后,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农村启动实施了以“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目标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到2020年,建成1000个以上的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全省60%以上的村庄达到环境整洁,全省基本实现安全饮水、通行政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的全覆盖。
为保障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展开,省财政对当年每个列入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的村各安排奖补资金100万元,各市州、县市区分别都要同比例预算安排奖补资金,每个示范村的财政奖补资金达到300万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4年来,省里先后在康县、金昌、高台召开现场会,对不同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先后培育出了康县、泾川县、金川区、清水县、徽县、宁县等一批先进典型,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扎实开展创造了经验、树立了标杆。共制定示范村建设规划6856个,为全省农村长远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与此同时,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各地因地制宜,谋求经济发展,一大批富民产业培育步伐明显加快。见到凤凰谷村村民娄慧芳时,她正在村里的客栈房间打扫卫生。4年前,常年在外打工的娄慧芳听说村里要硬化公路、改造农户住房,发展乡村旅游,她和丈夫商量后回家创业。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娄慧芳家盖起了9间新房,将6间住房改造成客栈后出租给村里的旅游公司,每年能收5000元的租金,她在村里的旅游公司当服务员每年还能挣2万元。
农村环境卫生不再“脏乱差”
“村里的环境卫生干净了,别人给娃娃介绍个对象,人家来了看着也光彩。”这是皋兰县水阜镇砂岗村二社村民牛得胜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感触。3年前,镇政府在村头设置了垃圾箱,村民们发现,只要不乱丢垃圾,农村也会和城里一样干净。
见到砂岗村党支部书记杨庆弟时,他正带领村民清理村里的卫生死角。“村里过去最大的卫生死角是排洪沟,现在只要清理干净了,村民都能自觉爱护环境。”杨庆弟介绍,目前村里有42个大型垃圾箱,三台清运车,对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已经实现了“垃圾不落地”。
“整治村里的环境卫生,资金从哪来?”记者问。
“主要是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及水利、扶贫、交通等涉农项目资金。”水阜镇党委书记何奇哲介绍,2014年以来,砂岗村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硬化、砖化村庄道路16.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00个,种植了2万株绿化树……
2016年1月,省住建厅会同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甘肃省农村垃圾治理实施方案》,确定了我省农村垃圾治理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治理目标和保障措施,打响了一场合力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战役。
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截至2016年年底,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2.28亿元,完成了我省14个市州85个县市区近1900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来自省住建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1229个乡镇中(含9个街道),有1047个建立了环卫机构,占比85.3%;全省16163个行政村(包含部分农村社区)中,13402个行政村组建了保洁队伍,占比82.9%;13329个村的保洁队伍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占比82.5%。
如今,这些项目村基本建成了垃圾收集、转运、污水收集处置运转体系,实现了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有效地解决了项目村环保设备设施缺乏,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多措并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近日,镇原县农民发明家李社银钻研设计的残膜捡拾机,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的空白,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消息传来,李社银欣喜不已。
“捡拾一亩地的残膜,仅需要10分钟时间。”李社银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研发的系列废旧农膜捡拾和综合回收利用机械已获得6项国家专利。通过推广应用,每台废旧农膜捡拾机年捡拾面积能达到1200亩以上,可回收残膜36吨,有效地遏制了田间地头的“白色污染”。
旱作农业是我省比较普遍使用的种植方式,然而,废旧农膜污染耕地让农业专家担心不已。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省农牧厅于2016年安排了2265万元资金在全省78个县(区、市)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并派出四个督查组,对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进行督查。2016年,全省地膜覆盖面积2870万亩,使用量17.9万吨,回收量14.06万吨,回收利用率达到78.55%,比2012年增长11.6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地膜增产增收、残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目标。
我省是个农业大省,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成为农牧部门探索和推广的主要工作。
省农牧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是推广节药技术和节肥技术。
所谓节药技术,就是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加大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力度。2016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610万亩(次),绿色防控886万亩(次)。
在推广节肥技术方面,我省有效地控制化肥使用量,并通过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2016年,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5280万亩,技术覆盖率为91%,肥料利用率达到36.2%。
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一度成为业界难题。
在发展养殖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我省的做法是加强规模畜禽养殖粪污利用,因地制宜地推广沼气能源利用、有机肥生产等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技术,积极推广适合当地资源环境条件、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和养殖模式。2016年,畜禽养殖粪污全省年产生量约为8544.9万吨,通过大中型沼气工程转化、生产有机肥等方式,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同时,加强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的处理和利用,在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方面,已初步形成“玉米—秸秆青贮—草食畜养殖—沼气—沼渣、沼液还田”的循环农业技术。2016年,全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为2218.54万吨,综合利用量为1797.0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