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消化器,启动方法基本可分为两种。
1、连续膨胀法。连续膨胀法即消化器检验并清空后,在接种物不足的情况下,将收到的接种物和首批原料按一定比例(2:1,视接种物活性和原料浓度而定)投入消化器,停止进料若干天,在静止条件下,对消化器内的接种物进行富集扩大培养,使厌氧消化微生物得到驯化和生长,或者附着于填料表面,至料液中生成的挥发酸大部分被去除时,即产气高峰过后,料液的pH值在7.0以上,所有沼气中甲烷含量在55%以上时,首批富集扩大培养即告完成。而后即可投入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原料连续进行富集扩大培养,即消化器内的料液连续膨胀,直至消化器被充满,以后即可进行半连续或连续投料启动运行。
2、浓度递增法。浓度递增法即消化器检验后,保留清水于消化器内,即可边投入接种物,边投入原料进行启动,使消化器内的料液浓度不断增长。这样既可以使检验时的清水得到利用,又可减轻因启动时料液浓度过高而产生的酸化现象。因为在大中型沼气启动时,每天采集到的接种物数量有限,将池水升温后即可将接种物与原料按比例投入沼气发酵装置。例如,在进行鸡粪中温沼气工程启动时,第一批按接种物与原料的比例为2:1投入,3~5天后第二批投料按1:1投入,再经3~5天第三批投料按1:2投入。待接种物投入后即开始进行半连续投料启动运行,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启动,都应注意酸化与甲烷化的平衡,防止发酵液的pH值降至6.5以下。必要时可加入一些石灰水,使发酵液的pH保持6.8以上。
当接种物投加完毕后,即进行半连续或连续投料启动运行,开始时通常按0.5~2千COD/(立方米·天)负荷进行投料。当可降解的COD去除率达80%,或出水中的总挥发酸低于300毫克/升时,则可进一步提高负荷。每次负荷的增长量控制在0.5~1.5千克COD/(立方米·天)之间,也可以控制在原负荷的50%,这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直至各项指标稳定达到设计要求,启动即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