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治理如何“接地气”见实效
今年是我省“农村生活垃圾五年专项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91.8%;全省建成乡镇垃圾中转设施1079座,日转运垃圾约为2.7万吨,洞庭湖地区收转运体系基本建立。
8月中旬以来,记者在全省多地走访发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实效,不能照搬城市模式,不能对农民空谈大道理,重点在于接地气、多做实事,让农民对垃圾治理的感性认识更上层楼。实践证明,以生活垃圾治理为杠杆,可以促进乡村从“环境美”向“生活美”、由“外在美”向“内在美”的转变,向乡村振兴迈出坚实一步。
消除“破窗效应”:村容村貌改善“看得见、摸得着”
“农村垃圾没人收,或者收得不及时,收走了也没地方处理,自然造成了垃圾成山、越堆越高。”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湘东村党总支书记曹发明感叹。
农村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是问题集中所在。在攸县网岭镇里旺村三眼塘,7年前有人将第一车垃圾拖运至此,给周边居民带来了持续的困扰:各类生活垃圾堆得5米多高,体积超过2.5万立方米,恶臭熏人,蚊虫满天。
从“垃圾围村”到如画美景,要从消除“破窗效应”开始——心理学研究认为,一扇窗户被打破后,若不及时修复,就会接二连三地有窗户被打破,直至愈演愈烈不可收拾。
全省各地纷纷行动
攸县集中整治29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里旺村三眼塘这座“垃圾山”纳入其中。立足实际,没有采取挖走全部垃圾堆体再集中处置的方式,而是引入专业机构实施“封场生态恢复治理”。即,对垃圾堆体进行必要整形,对渗沥液进行定向收集导排及处置,最终对堆体进行覆盖及植被恢复。
为巩固整治成果,常德市对汉寿县、澧县等7个区县239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整改后,对每一个点均建立了工作台账,由当地城管部门(乡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现场巡查。
省住建厅副厅长易小林介绍,截至6月末,全省排查出来的1277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整治并提交销号申请1170个,今年内要基本完成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
构建收运体系:既要加大投入,更要因地制宜
在我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一度是“短板”,也是加大投入的重点。
湘乡市分批启动了卫生优化中心(垃圾压缩站)建设,目前已有15个乡镇的卫生优化中心投入使用,剩余3个乡镇正在建设。以泉塘镇为例,每天大约生产10余吨垃圾,以前要运送10余趟,现在经过压缩一车就可以拉走。
湘乡市环卫管理处还安排了一批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每天往返15个乡镇的卫生优化中心,将垃圾及时运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湘乡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已于2019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日处理能力达500吨。
会同县搭建县垃圾转运车辆GPS智慧管理平台,建立垃圾转运微信管理群,确保垃圾日产日清。目前,全县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因地制宜,全省有72.6%的行政村采取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23.9%的行政村采取了“户分类、村收集、镇(片区)处理”模式,3.5%的行政村采取了“户分类、村收集、村处理”模式。
省住建厅推行市场化机制,鼓励各地引入专业化公司承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环卫作业等,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有人收、有人管。如汉寿县与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签订了PPP项目合作协议,实行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由公司负责将生活垃圾从乡镇中转站,运转至垃圾焚烧发电厂。
推进垃圾分类:多措并举,增强农民积极性
终端处理和中端运输问题解决后,前端的分类就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关键。不少受访者告诉记者,农村是熟人社会,实行村集体管理,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反而具有一定条件。
为解决农民“不会分”的问题,临湘市羊楼司镇推出了“一蓝一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由村民先分类,每个村招聘2名贫困户担任保洁员,分别负责收集各户“可堆肥垃圾”(绿色垃圾桶)和“其他垃圾”(蓝色垃圾桶)。羊楼司镇党委书记王友华说道,让村里的小学生组成检查组,周末去各家各户检查,评出“卫生户”和“不达标户”,在门口挂个牌子。大伙儿都要面子,谁也不愿意挂“不达标户”牌,都争着学习垃圾分类。
长沙县自2018年起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实施多网融合的垃圾全流程管理。除了每个村都建有一个垃圾分拣中心外,还按照每150户至少配备一名专职保洁员的要求,全县现已配齐1966名农村专职保洁员。
践行“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不少地方还试行了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如株洲市按照“四分类三公示二分开一带头”的模式推行付费制度,2019年收缴覆盖70%的行政村,收费额达到3000万元,今年以来覆盖了更多的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