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沼气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要闻

各省陆续出台2020年农村能源工作要点 推进农村能源行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0-06-04 来源 :生态总站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推动农村能源建设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全国农村能源系统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省相继出台了2020年农村能源工作要点,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措施有力,真抓实干推动农村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现将有关省份2020年农村能源工作要点分批刊出,供各地交流借鉴,努力推动各地农村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全省农村能源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北方农村冬季清洁供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指导推进好全省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建设运行和生物质炉具安装,探索秸秆压块、直燃锅炉、沼气和节能设施等农村能源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模式,推进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深入开展。

  一、推进秸秆燃料化重点项目建设

  (一)强化建设进度和运行情况调度。及时跟踪2019年各县(市、区)申报备案的秸秆压块站建设任务和户用生物质炉具安装任务执行情况。对2017年试点以来建成的压块站进行建档立卡,跟踪调研生产运行情况。

  (二)加强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做好秸秆压块站建设及户用生物质炉具安装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及时交流推介各地好的经验、作法,加强调研、指导、检查,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服务,2020年全省力争建设秸秆压块站400处以上,安装户用生物质炉具4万台以上。

  (三)做好审计专报指出问题整改。督促各地做好审计专报第2期指出的秸秆燃料利用项目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同时,举一反三,在全系统全行业深入开展自查,杜绝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四)统筹项目建设规划布局。完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建设和户用生物质炉具安装标准,通过对已建站数量、当地资源量和压块需求综合对比分析,研判各市县2020年项目申报需求,指导各市县合理确定2020年建设任务。

  二、加强秸秆替代散煤工作谋划

  (五)完善秸秆替代散煤基础情况。建立全省和"两市两县"秸秆代替散煤相关数据库,掌握农村常住农户数、采暖面积和现行采暖方式等基础数据,算好分散住户使用户用生物质炉具采暖和上楼农户使用秸秆直燃锅炉采暖的效益帐。

  (六)开展农村清洁取暖情况调研。运用好秸秆替代散煤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区分城市郊区、农业主产区、林区、煤区等不同情况,研究经济适用的农村清洁供暖技术路径,完善相关政策建议。

  三、培育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模式

  (七)培育压块站运行模式。引导农户主动更换生物质炉具、使用秸秆压块,鼓励县乡小燃煤锅炉改造成生物质燃料锅炉,推进"压块代煤"的广泛应用,开拓秸秆压块燃料销售使用市场,促进秸秆压块站持续运行,形成秸秆就地转化利用、农户取暖清洁的燃料化利用模式。

  (八)打造农村清洁能源示范村。各项目县(市、区)要选择2-3个基础好的村屯,集中安装户用生物质炉具,强化示范带动。争取部生态总站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能源提升项目支持,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秸秆直燃供暖、成型燃料供暖、沼气集中供气、太阳能利用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利用示范村。做好绿色村镇、低碳村镇项目前期工作。

  (九)宣传推介不同类型典型模式。适时编印典型模式汇编。重点推介三个方面的典型,一是海伦市等整县推进秸秆燃料化利用典型模式,二是依安县依龙镇、肇东市整镇整村推进秸秆直燃锅炉模式,三是沼气和生物天然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四、推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

  (十)指导秸秆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发展。指导哈尔滨、农垦等地特大型秸秆沼气发电工程建设,总结好适宜建设规模和产品渠道,做好沼肥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

  (十一)发挥畜禽粪污沼气工程作用。进一步发挥好牡丹江红星乳业、八五一一农场沼气发电、佳木斯市平安村沼气集中供气等沼气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指导有意向的大型养殖企业选择好沼气生产工艺和产品方案。

  (十二)做好沼气安全处置。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摸清底数,分类施策,制定处置措施。

  五、指导行业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

  (十三)开展业务培训。省里在1月份举办了秸秆燃料化利用现场培训班,各市县也要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好面对不同受众的业务培训工作。市级要强化基层管理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县级侧重对生产管理一线的操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安全生产培训,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

  (十四)抓好安全生产。健全完善农村能源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适时启动"安全生产月"活动,规范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十五)加强行业信息交流。通过行业协会、微信群等方式,解读相关政策,加强信息交流,搭建秸秆成型燃料供需交易平台,促进秸秆压块生产销售良性互动。

  (十六)做好行业信息统计工作。按照《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做好我省信息统计工作,按时上报。通过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及临时调度等灵活方式定期不定期更新全省秸秆压块站建设进度、秸秆直燃锅炉分布及相关运行情况统计。

 

  2020年浙江省农业生态能源工作要点

  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生态与能源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线,以"三联三送三落实"为抓手,突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末端治理、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农田生态环境整治等四大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真抓实干、补齐短板,着力推进秸秆利用全量化、农村能源清洁化、农田沟渠生态化、产地监测常态化、体系建设系统化,努力促进农业农村生态与能源建设融入我省绿色农业发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中。

  主要工作目标是: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创建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5个。编制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清洁能源技术导则,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稳定在85%以上。新建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100条,指导建设流域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1个。初步建成农产品产地环境省级骨干监测网络,投入监测站点40个以上,全面完成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

  一、以"全量利用"为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与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目标考核导向,努力推进县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全域、全程、科学综合利用"建设,打造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的"浙江样板"。一是指导10个秸秆利用重点县开展县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当地秸秆利用的工作思路、目标和计划。二是抓好平湖、安吉、衢江、桐乡、长兴等5县的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部级试点建设,全面梳理、总结、完善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工作经验,组装配套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领域、重要环节、主推技术和模式等相关工作措施。三是建立秸秆资源台账制度,加强万户调查样本农户(主体)管理,按照农事季节统筹秸秆资源综合调度,强化资源台账数据的调查、汇总、审核和成果应用等环节,完善秸秆报表统计。

  二、以"三个强化"为主要举措,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等要求,突出分类指导,强化效率提升,发挥存量农村规模化沼气作用,探索功能拓展。一是强化农村沼气安全运维。推进农村沼气工程"一程一策"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技术服务到主体,抓好农村废弃沼气安全处置,构建数字化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系统,确保农村沼气安全生产零事故。二是强化"三沼"综合利用。开展沼液科学施用、沼液浓缩等新技术的试验与示范,推进沼液科学施用体系示范与建设,解决种养结合最后一公里难题,新建"三沼"综合利用示范点20处,促进"三沼"综合利用高效化。三是强化农村清洁能源技术推广。编制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清洁能源技术导则,开展清洁能源新技术、沼气处理功能拓展、农村有机垃圾沼气化处理等试点,引导农村生活用能由节省型向清洁化发展,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技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三、以"田园生态化"为建设制高点,进一步推进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依据中央1号文件"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要求,在全国率先开展农田沟渠水环境综合治理探索,试验示范农业面源污染末端治理,恢复和完善田间生态系统,构建优美的田园生态环境。按照"新建一批,示范一批,优化集成一项"的要求,加强建设指导和管理。一是在农业绿色先行区、环境敏感等地区,建设兼具农田氮磷有效拦截、生态环境改善和景观效果好的高标准田园景观型生态沟渠系统100个。二是提升已建304条生态沟渠系统的示范效应,指导各地因缺补缺完善系统功能,规范建设主体的管护责任,加强后续运行维护,实施沟渠系统截污效果长期定位监测,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成效。三是指导长兴县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建设,进一步融合农田基础建设、农田生产能力和农艺措施,组装、集成氮磷污染拦截、农田生态改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评价、数字化监控平台等要素,全面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区,实现农业生产污染减量化、田园生态化、景观美丽化。

  四、以"服务绿色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的要求,今年将按照"构建一张网络,开展两项监测,形成一个报告"推进监测工作。"构建一张网络":围绕我省主要农区类型和种植模式,继续布点建设监测站点,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省级骨干监测网络,投入监测站点40个以上;"开展两项监测":开展农田氮磷流失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两项监测,规范监测点监测运行,加强监测人员培训,应用监测新技术,提高检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延续性和及时性;"形成一个报告":加强数据应用分析,建立监测数据库,力争形成监测报告,反映农业面源污染真实状况。

  五、以"公信实用"为基本落脚点,全面完成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与任务要求,加强与农业农村部普查办、省普查办等有关部门、单位衔接,全面完成农业污染源普查各项任务,加强数据质量控制,严把数据的逻辑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开展专题分析,编制普查报告,推进成果开发应用,确保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数据真实、结论公认,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六、以"履职担当"为核心,持续提高行业服务与管理能力。一是强化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处理、沼液科学施用和农村能源清洁化利用等技术(模式)的集成创新、标准规范建设,明确技术创新重点。加强协同协作,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发挥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推进技术专家与项目实施基地的服务制度。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省级生态能源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开展沼气运行、沼液利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等情况实时信息传输与监控,有效提高行业技术指导、应急响应和科技服务等能力。三是加强沟通协同。农业农村生态能源工作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又面临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新冠肺炎防控等新形势,省市县各级要加强联系、交流与协同,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工作会商、沟通协调,确保目标同向、工作同频、步调一致,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20年安徽省农村能源工作要点

  2020年全省农村能源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和秸秆综合利用提档升级两大重点任务,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小康作出应有贡献。

  一、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

  (一)大力拓展沼气能源供应功能。一是推进县域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在天然气价格高、沼气原料丰富的地区,推广阜南经验,整县推进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满足城乡居民用气需求。二是支持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新农村集中居住区、乡镇驻地、工业园区建设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周边居民、学校、企业等供应沼气或生物天然气。三是盘活农村户用沼气设施。通过维修改造,盘活有利用价值的闲置户用沼气设施,支持有用能需求、有条件的用户继续使用户用沼气供能。

  (二)充分发挥沼气环境保护功能。一是充分利用沼气工程促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两利用"。以沼气工程为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利用沼气混合原料发酵技术,处理秸秆、畜禽粪污、尾菜等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实现秸秆、粪污能源化、肥料化复合利用。二是充分利用沼气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周边有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地区,鼓励通过沼气工程集中处理餐厨垃圾、厕所粪污等农村生活有机废弃物。挖掘户用沼气等设施在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潜力,将闲置沼气池改造为化粪池、生活污水处理等设施。三是充分利用沼气替代化石能源推动碳减排。推广沼气提纯生产生物天然气技术,鼓励沼气发电并网,因地制宜扩大沼气供气户数,减少煤炭、液化石油气等化石能源使用,促进农村地区碳减排。

  (三)深入挖掘沼气循环农业功能。一是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中的纽带作用。在养殖业发达地区,推广"--""--"等种养循环模式,促进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二是推动沼肥替代化肥。完善沼肥制备和使用规范,积极推广利用沼肥。

  (四)提高农村沼气建管水平。一是完善专业化运营体系。加强交流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育壮大高素质、专业化、功能齐全的管理运营队伍。二是加强沼气在线监测。推广沼气在线监测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发酵参数、沼气成分、流量、温度、压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建设我省沼气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对沼气工程实行全周期动态监管,加强对沼气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使沼气工程高效稳定安全运行。三是抓好沼气安全生产。强化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加大技术指导力度,督促企业配齐安全消防设施,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程操作;指导用户按照规范安全使用沼气,确保沼气安全知识家喻户晓;对于已废弃且不具备利用价值的沼气设施,指导业主、农户按照安全处置要求,做好回填等报废处置。

  二、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提档升级

  (一)大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一是优化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提高机械化深翻还田作业水平,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生物炭基肥等肥料化利用方式,推动秸秆肥料化利用转型升级。二是提高秸秆能源化利用水平。发展秸秆固化成型、秸秆制气等能源化利用项目。支持镇、村组就地、就近建设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清洁生产点,推广使用秸秆成型燃料清洁炉具,开展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清洁生产改造。三是拓展秸秆饲料化利用渠道。推广秸秆青(黄)贮、氨化等发酵技术。支持秸秆饲料化企业购置全株秸秆收割(粉碎)机和秸秆打包机械等。四是扩大秸秆基料商品化生产规模。推广食(药)用菌种植模式,积极发展秸秆秧盘育苗、花木基质等生产。五是打造秸秆原料化利用产业集群。扶持秸秆原料化利用企业,加快秸秆制砖、秸秆板材、清洁制浆等工业原料化利用主流技术的深度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对接超市、食堂等,积极支持推广用秸秆制品替代塑料制品,营造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一是扶持秸秆利用企业做大做强。利用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资金、省财政秸秆综合利用资金,围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扶持一批技术成熟、带动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引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引进一批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来我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加强博览会签约项目管理调度,推动资金落实,促使签约项目加快落地生根。三是鼓励装备制造升级。鼓励企业联合科研院校研发秸秆综合利用装备新技术、新产品,对秸秆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企业予以政策倾斜,有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装备新产品试点示范。

  (三)不断夯实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基础。一是健全秸秆综合利用收储体系。在全省统筹构建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收储点的全覆盖式收储网络,为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提供基础保障。二是谋划出台"十四五"规划,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制度。认真总结三年行动计划经验,谋划我省"十四五"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动出台《安徽省"十四五"秸秆综合利用规划》。三是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统计制度。建立完善完整、有效的全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体系,指导各县(市、区)完成数据填报工作,为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制定、产业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撑。

  三、推动太阳能光热应用

  (一)因地制宜发挥试点作用。围绕节能环保主题,积极推动太阳能利用示范项目,加大太阳能利用产品和技术的宣传。因地制宜,选择可靠性好、性价比高、适宜推广、较为成熟的太阳能产品和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发挥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积极作用。

  (二)强化质量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以行政执法为抓手,加大太阳能利用产品生产销售质量监管力度,督促太阳能利用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规范太阳能产品市场。

  四、推进农村能源法治体系建设

  (一)推动完善农村能源地方性法规和制度。一是积极推进《安徽省农村能源建设与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力争《条例》的修订工作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二是深入调研本省沼气工程建设运营、质量安全、沼气服务网点运行以及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谋划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形成制度保障。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业管理。一是严格依照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安全标准、产品标准开展农村能源建设领域监管。二是做好全省农村能源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办理和大中型沼气建设工程技术方案审核工作。三是紧抓农村能源行业产品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等重点环节,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力度。

  (三)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全省农村能源行政执法培训,提升各级农村能源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理念、执法水平和执法技能。二是强化各级农村能源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和纪律建设,自觉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全省农村能源依法行政水平。

  五、推动农村能源技术进步

  (一)建立技术专家团队。一是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组建省级沼气利用技术专家委员会,研究推广农村沼气领域新技术。二是成立省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委员会,指导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档升级。三是加强与有关科研技术团队的联系合作,解决我省农村能源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稳步推进行业标准的制定。紧盯农村能源行业发展动态,积极推动行业新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一是制定秸秆粪污等多种原料混合发酵技术标准。二是申报《秸秆成型燃料清洁生产技术规程》《秸秆成型燃料清洁利用基本要求》两项地方标准。三是积极推广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高效清洁生产技术,开展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清洁生产改造。

  (三)精心打造示范工程。一是依托秸秆综合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服务与提升等项目,建设一批农村能源示范村,打造成农村能源建设亮点。二是探索绿色村镇建设新模式。实施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绿色村镇建设促进"项目,着力打造以秸秆综合利用为特色的低碳绿色村镇发展模式。

  (四)科学筹划农村能源技术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本省农村能源行业新技术、新课题的研究。一是开展秸秆沼气上料系统的新技术研究。二是开展沼液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三是开展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的课题研究。

  (五)努力提升农村能源技术管理水平。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我省农村能源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一是开展农村能源技能技术培训,规范本省农村能源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满足我省农村能源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对沼气工程建设和管理、秸秆沼气工程运行和利用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需求。二是积极组织我省行业内专业管理人员参加农业农村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和督导员的培训,建立健全省级农村能源职业技能鉴定站考评员和督导员队伍。

 

  2020年江西省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

  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厅"1+3+10"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技支撑行动,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农民培育和资源环境保护,奋力开创全省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一、聚力科技创新,做强"加速器"

  1、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继续加强22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坚持目标导向,优化岗位设置,改进绩效考评,落实激励措施,大力提升体系创新能力。强化工作指导,细化工作任务,推进科技协同,推动体系攻克一批涉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强转化示范主体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样板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加大科技助力产业扶贫力度。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组织省级产业发展指导员以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对接有关贫困县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协助抓好定点帮扶赣县区湖江镇牛岭村的专家对接指导,助力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宁都、石城等对接县需求,有针对性的组建若干精干的专家团队,协助做好产业规划布局和技术咨询等工作。

  3、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切实做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中间试验、加工等行为的监管工作。切实做好农业转基因生物中间试验事前审核工作,继续对参加国家生产性试验(江西试点)和省级区域试验的水稻、玉米、大豆品种进行100%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严格依法办理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许可证,落实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要求。加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科普宣传力度,推动科普活动进机关、进校园。

  4、继续开展农业大讲堂下基层活动。继续联合省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开展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活动,组织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干部和专家,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县(市、区)、乡镇开展宣讲活动,宣讲新思想、新政策,推广新技术,拓展新服务。

  5、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样板基地建设。按照技术先进、模式成熟、机具适用、效益良好的要求,采取专家挂点、农技人员对接指导,项目滚动支持等措施,推动农业科技示范样板基地建设。组织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在全省遴选一批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建设20个左右可推广、可复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样板基地,引领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依托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实施,建设10个左右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展示、农技推广服务、高素质农民培养实践教学、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实训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试验示范样板基地,推动农业实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6、规范农业科技奖励管理。制定出台《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管理办法》,规范奖励申报条件、评审标准、获奖人数等。积极谋划江西省农村科教突出贡献人才评选表彰工作,对在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贡献突出的农业科技人员等进行表彰,充分调动广大农业农村科教人才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战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全力推进改革,增强"新动能"

  7、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在瑞昌、宜丰、玉山、吉水、崇仁等5个县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探索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机制,支持农技人员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前提下,进入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

  8、加强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完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办好农技推广骨干人员培训班。继续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工作,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培养年轻高素质人才。在都昌、莲花等40个贫困地区或其他有需求地区实施特聘农技员计划,提升贫困地区农技队伍支撑能力,完善特聘农技员招募条件,壮大队伍、提升质量,遴选一批服务效果好、带动效果好的特聘农技员。

  9、大力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继续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不断完善"政产学研推用"协同机制。围绕优质稻米、蔬菜、果业、草地畜牧业、水产5个产业,以农业重大技术为主线,每个产业遴选3项左右重大技术进行推广。支持农业科研院校、推广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组建技术指导服务团队,开展农业重大技术集成熟化和示范推广。

  10、加快推广示范绿色高效技术。结合全省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技术需求,遴选推介全省年度主推技术。推广一批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形成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到示范基地、农技人员和示范主体,通过开展全程科技服务和培训,引导农民科学选用先进实用技术,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

  11、加强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管理。建立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绩效管理制度,优化考评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大信息化绩效管理力度,实现项目绩效管理全过程覆盖。加快推动农技推广信息平台推广使用,推动专家、农技人员和服务对象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建立农技推广信息报送考核机制,实行中国农技推广APP系统使用情况月调度制度,提高系统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力争全省基层农技人员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比例达到100%

  三、着力深化培育,打造"主力军"

  12、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深入推进农民培训三年提质增效行动,实现培训工作向提质量、增效能、显作用转变。认真贯彻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促进农民培训更加贴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规范培训机构遴选程序,分级分层分类组织培训,健全培训课程体系,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构建多元化培育格局。指导各地加强实施探索,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编写高素质农民优秀典型案例,宣传展示高素质农民风采。鼓励高素质农民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共享资源,合作经营,抱团发展。全年培训农民不低于2万人次。

  13、办好农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推动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与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并轨转型和发展升级。以"培育有理念、课程有特色、专业有名师、培训有资源、育人有实效、社会有口碑"为核心,抓实"精选对象、精准培养、精建体系、精心服务"四个环节,进一步拓宽培养范围、分类培养人才、提升培养水平、强化服务举措,开创我省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新局面。

  四、合力推进治理,当好"保护者"

  14、强化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一图一表"治理清单,实施耕地分类管理。在轻中度污染耕地推广安全利用技术,对重度污染耕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等严格管控措施,在2019年试点的基础上实施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面积。完成土壤重金属、农田氮磷排放、秸秆地膜等国家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监测任务,进一步完善省级例行监测网络。

  15、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继续推进一批全域全量利用重点县建设,以秸秆农用为主,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着力培育秸秆离田产业发展,打造秸秆收储运交易服务体系平台建设,推广秸秆生态板材、纤维丝等生产,支持秸秆直燃、固化成型等,进一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化运作能力。加强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强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加大科技支撑和技术推广。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补偿制度、多元化投入机制。

  16、持续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进一步总结推广"N2N区域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等生态文明先进经验,结合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和秸秆全域全量利用重点县项目,加强沼渣沼液高质利用,研究出台沼液肥安全利用技术、废弃物第三方集中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指南等一批技术规范;以"三大循环工程"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批新的技术模式示范;以沼气安全利用为核心,安全处置一批废弃沼气工程。

  17、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在重点区域开展农业野生植物物种资源分布及生境状况调查工作,加强全省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控示范工作。做好东乡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和崇义野生柑橘原生境保护点的监测管理工作。开展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及其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2020年河南省农村能源环保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省农村能源环保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突出重点、聚力焦点、抓好基点、打造亮点,努力推动农村能源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突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重点

  持续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法》宣贯,全面落实国务院"土十条"和《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完成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各项目标任务。一是要科学推进分类管理。完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结果,建立"一图一表"治理清单,推行分类管理。对安全利用类耕地,进一步指导开展农艺调控、品种替代及治理修复;对严格管控类耕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巩固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成果。二是要切实加强源头防控。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劣质地膜和非标准地膜的查处力度,大力宣传推广标准地膜,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积极开展地膜回收,降低耕地土壤地膜残留量,加大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应用。

  二、聚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焦点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必须认识上再提升,工作中再聚力,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科学管控、依法管控。一是全时段。坚持全时段管控,加强日常化宣传教育引导,强化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巡查,积极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形成强大禁烧合力。二是高效率。加强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省市县乡四级"蓝天卫士"监控平台坚持日常监测值守,持续提升乡村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及时发现火情、迅速通知调度、快速有效处置,把火情消灭在萌芽阶段。三是严追究。加强依法治理,继续实施定期通报、问责约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等措施,严格做到"一烧双查" "一烧双罚"。四是促利用。切实抓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管理,推进秸秆全域全量利用,加强关键技术集成与运用,做好秸秆台账建设,注重典型模式宣传,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三、抓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建设基点

  以土壤重金属、农田氮磷排放、秸秆、地膜、野生植物、外来入侵物种等为主要内容,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以国控点为基础,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依托河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增加监测点位,扩展监测内容,开展质量控制。充分利用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成果,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建设档案和数据库。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和伏牛山重点野生植物调查,抓好安阳、信阳、商丘、洛阳外来入侵生物监测。

  四、打造沼气生态循环农业亮点

  突出高质量发展。依托省级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施沼肥监测与精准施用技术应用项目,指导各地制定实施方案,合理选取试种作物,促进沼肥在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中高质量发挥作用。注重模式优化升级。在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定适用范围,区分技术路径,优化升级一批可复制、易推广、效果好的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全省规模化推广提供样板。增强品牌意识。在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选择几个市场占有率、知名度较高的果蔬品牌,引导资产、资源集中,推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带动力强的品牌,在国家级、省级媒体进行宣传,扩大行业影响。强化跟踪考核。进一步加强沼气工程项目监管,加快处置废旧农村沼气设施。对历年来建设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大型沼气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项目进行跟踪考核,不断扩大沼肥综合利用规模,提高沼肥综合利用水平。

 

  2020年湖北省农村能源工作要点

  2020年全省农村能源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农村能源生态工作,深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农村能源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补齐农村能源突出短板,为构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全年新增农村清洁燃气2万立方米。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比上年提高五个百分点,带动提高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

  一、积极推进农村能源改造升级

  1.推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结合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盘活沼气生物天然气工程,加大废旧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力度。结合各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实际需要,组织各沼气工程项目承担单位认真细化建设方案,坚持科学选址、严谨论证,由市州农村能源主管部门严格审定核准建设方案。坚持依法依规开展工程和机电设备招投标,由县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配合做好沼气工程及相关设备招标工作,选择融资能力及技术实力强、信誉高、服务优的施工主体,承担沼气项目工程施工。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监督或监理,努力确保工程质量。充分调动沼气工程业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面做好项目投资配套、工程施工现场配合等工作,顺利推进沼气工程建设、调试、运行和安全管理等。

  2.完善项目建管机制。各地抓好项目摸底调研,进行建档立卡,统筹完善全省农村能源项目布局。抓好规模化集中供气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用城市化的能源供应方式来保障农村生活用能需求。重点抓好4处特大型生物天然气试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尽力做到投产早见效快。

  二、深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

  3.完善秸秆资源台账信息,规范台账调查技术。以县为单元开展年度秸秆资源台账建设,构建秸秆综合利用监测评价体系,搭建数据共享平台,组织召开现场会,为打好农业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支撑。

  4.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按照"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原则,以县为单位,推进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加强"收储运"体系基础建设等。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整合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用电等优惠扶持政策,发展壮大各类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加强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和实施过程监督,利用现场考察、主题座谈、现场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广先进做法,鼓励各项目承担单位创先争优。以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在全省建设5个以上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打造一批全域全量利用的典型样板。推广一批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模式。

  三、扎实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5.建设生态能源示范点。利用"--果(菜、鱼)"等现有模式,充分结合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完整循环,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类农业项目之中,发挥农村能源节点作用,创建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合理利用太阳能类项目,并积极推广高效节能炉具应用,继续打造100个农村能源多能互补、清洁利用示范点。

  6.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村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推动沼渣沼液高质利用。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着力点,继续打造10处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组织示范区内种养殖基地与沼气工程进行有效对接。配套建设沼肥存储调配设施、沼液水肥一体灌溉设施、沼肥运输设施。

  四、全面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7.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围绕农业农村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服务与提升项目工作方案,推进我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厕所粪污治理等重点工作,因地制宜推广一批沼气供气供热、太阳能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服务模式。应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集成其他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选定在枣阳市、松滋市、团风县的3个村组织示范。

  8.积极配合实施好农村厕所革命。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批示精神,积极参与"厕所革命"工作。结合沼气工程的新建与改造,重点在乡村旅游景区周边或休闲农业园区,与相关部门联手建造一批卫生公厕,使公厕粪污进入沼气处理设施。大力推进"沼改厕",结合户用沼气池修复重启或安全改造,建改一批"三联"式农村沼气厕所,真正使户用沼气池或沼气净化池全量处理农户厕所所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实现厕所革命建设可持续发展。

  五、提升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9.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开展农村能源安全生产月活动,落实项目业主和农户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各级农村能源部门的行业安全监管责任。

  10.落实安全生产常态化监管制度。各地要加大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力度,遇高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必须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防事故发生。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用户的安全宣传培训,自觉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规范沼气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全行业安全稳定发展和农村能源建设质量。

 

  2020年湖南省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要点

  2020年全省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要求,统筹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做出贡献。

  一、坚持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加强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领导,提高业务工作的政治站位,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创新担当、求真务实、服务奉献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队伍,共同凝聚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抓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制定下发《湖南省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广撒石灰、增施有机肥、深翻耕、选用低镉品种、淹水灌溉、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治理技术措施,大力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建设,着力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确保年底前完成国家下达我省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治理工作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左右。

  三、深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制定下发年度实施方案。完善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组织业务骨干培训。抓好典型示范,做好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总结验收工作,推动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总结凝炼成熟的县域秸秆利用模式,打造县域全量利用典型样板,引领带动全省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将秸秆综合利用率纳入到我省污染防治、乡村振兴等考核范畴。

  四、加快推进农膜回收行动。深入开展农膜污染情况调查和农膜残留监测,全面摸清我省农膜污染现状。开展农膜回收示范试点,摸索不同作物、不同区域可复制、可推广的回收模式,完善回收网络建设。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开展非标准农膜打假行动。联合烟草行业在烟草种植业率先实现农用地膜全量回收。总结宣传各地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典型模式和示范样板,以点带面、示范推广。

  五、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监管。组织第三方对20162017年实施的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进行验收。督促指导2018年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2019年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达到预期。切实加强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和洞庭湖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污染治理奖补项目的调度和监管,确保年底前完成项目验收工作。认真梳理近年来实施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和治理模式。

  六、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及时掌握全省及重点区域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总体状况、潜在风险及变化趋势。开展农田氮磷流失监测,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区域主推耕作方式和施肥措施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开展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不断优化完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做好农业资源环境统计及培训工作。

  七、统筹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湖南省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方案》《湖南省2020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赋予的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继续督促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销号和花垣县矿业综合整治涉农问题的整改,抓好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贯彻落实湖南省第6号总河长令要求,打好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推进冲天湖-马家河片区治理。探索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机制,为预防、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农业农村污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提供信息支撑,正面引领社会舆论。

  八、进行循环农业试点示范。聚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循环农业示范点建设试点。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投资,建设大型沼气工程,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对接,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有机链条,推进种养平衡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九、做好农村可再生能源工作。加强对大型沼气工程建设的管理与指导,强化闲置弃用的户用沼气池、沼气工程安全处置,加强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沼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农村能源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农村能源"三联两解一提升"后续服务模式,鼓励探索"全托式""一站式""会员式"服务模式试点,支持开展建、管、运"三位一体"物业化的农村户用沼气原料配送服务。做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及培训工作。

  十、依法推进外来物种管理。继续开展入侵物种基础调查,编制基础普查报告和入侵物种分布图。建立监测预警机制,设立20个外来物种日常监测点进行重点监测和跟踪。针对加拿大一支黄花、福寿螺等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编制防治技术手册,组织召开1~2次现场铲除会,开展集中性灭毒除害行动。继续支持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生物天敌繁育基地,开展生物防控。继续组织开展外来物种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非法引入和非法经营一类外来物种的行为。

  十一、大力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探索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构建视频监控系统,推进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点)保护工作;做好农业原生境保护区建设项目实施监管和验收工作。科学开展野生植物驯化繁育利用,重点对野生果树、果蔬、花卉进行驯化繁育利用。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监管,重点抓好国家保护农业野生植物的采集、出口管理,防止珍稀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破坏和流失。

  十二、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后续工作。认真开展全省农业面源污染数据校对和整改工作,确保普查数据真实有效。加强普查数据分析与成果应用工作,特别是相关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的分析与运算,确保我省承担的不同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科学、准确。按照《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加强污染源工作档案管理。做好成果发布、总结表彰工作。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能源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2020年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全区农村能源建设将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扎实开展以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广利用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打造亮点、抓出成效,积极发挥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设施作用,确保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两个三年行动和"美丽广西·幸福乡村"活动全面完成,为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2020年,力争全年全区沼气产量保持8.3亿立方米,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多能互补、高效安全的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格局。提升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和公共照明能力,新建农村有机垃圾沼气化处理项目166处,太阳能公共照明或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村200个;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建设户用沼气和农村公厕沼气无害化处理试点;盘活存量,保持增量,开展沼气管网提升改造,强化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助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开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开展沼肥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决策部署,集中力量支持深度极度贫困地区农村能源建设和产业发展,在2020年自治区财政支农补助市县农村能源建设项目预算中,倾斜安排项目和资金超过50%,并加强指导贫困县从快从优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能源技术队伍作用,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二、推进农村能源绿色革命

  (二)大力推进农村有机垃圾沼气化处理。实施农村有机垃圾沼气化处理项目,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径,在全区因地制宜建设166处中小型有机垃圾沼气示范工程,配合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年专项行动,就地消纳农村有机垃圾,开展沼液沼渣还田利用和"互联网+"现代农业,重点打造以沼气化处理为纽带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农村有机垃圾源头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加快提升农村太阳能光伏利用水平。落实乡村风貌提升行动,打造农村能源光亮工程,开展以太阳能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农村能源示范项目,在全区新建200个农村公共照明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示范村,推广10年以上可持续管护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参与农村新能源建设,提升200个村屯的公共照明能力和清洁能源利用水平。

  (四)以农村沼气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充分发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建设农村有机垃圾户用处理池700户,新建农村公厕沼气无害化处理试点50处以上,探索"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建设、闲置沼气池"沼改厕"等户厕改造模式,推广乡村公厕+沼气集中供气处理模式,开展沼气管网提升改造,盘活存量,保持增量,不断发挥沼气建设在厕所革命的基础设施作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五)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服务与提升。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服务与提升项目,在八步区、合浦县和桂平市的3个试点村屯,开展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技术服务与提升,展示农村能源建设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关键作用,打造具有我区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六)推动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以沼肥综合利用为主要方向,结合农村有机垃圾沼气化处理项目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在西江水系"一干七支"、九洲江、南流江等重点流域,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沼气(肥)综合利用为主的沼气工程试点建设,打造一批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沼肥深加工试点,推动全区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七)配合落实生猪生产工作。继续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千方百计完成生猪稳产保供任务的有关精神,积极对接畜牧部门,对符合规定的复养或新建养殖场,做好沼气工程的配套建设和项目推进,指导沼气粪污处理设施的复用工作,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成功模式。

  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

  (八)强化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工作的要求,以人身和环境安全风险防控为目标,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牵头,出台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办法,科学分类处置农村沼气设施,健全和完善农村沼气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范安全处置,严防事故发生,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农村社会安定和农民切身利益。

  (九)建立安全生产常态机制。继续保持全年农村能源零事故的良好态势,以早开展、多督查、少隐患为指导,提前做好重大节假日、安全生产月工作部署,充分利用现代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宣传沼气安全管理和使用知识,确保全年沼气生产零事故发生。

  四、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

  (十)加快推进中央和自治区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加强与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和协商,以中央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年度自治区本级财政补助项目按时竣工为重点,落实建设进度月报制度,做好项目督查检查和问题排查,及时解决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加快财政资金拨付进度。

  (十一)及时做好项目检查验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户用沼气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型沼气工程、区本级财政补助农村能源项目等检查验收办法,尽快完成由自治区牵头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户用沼气项目、2020年以前的区本级财政补助农村能源项目验收工作,加强指导有关市、县开展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型沼气工程、2020年区本级财政补助农村能源项目竣工验收,加大对地方验收项目的抽查核查范围,确保财政资金尽早发挥效益。

  五、强化农村能源建设发展保障

  (十二)加强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区农村能源系统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巩固拓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遵守八项规定,把牢思想关、行动关,切实把党中央确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打造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为"三农"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十三)强化组织和队伍建设。继续深入推进机构改革,完成农村能源各级机构改革后续工作。加强农村能源管理队伍建设,全年计划开展区内外业务培训班或现场会3次以上,培训300人次以上,重点提高农村能源系统项目立项、建设管理、安全生产、数据统计等业务水平。继续开展沼气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市、县技术人员开展或参加有关培训,稳定农村能源技工队伍,为项目建设和维护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加大宣传和科技支撑。围绕农村能源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服务与提升等中心工作,深入挖掘农村能源建设的先进模式和典型经验,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开展宣传,为我区"三农"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村能源生产全过程的应用,支持和鼓励地方队伍与科研院校、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开展技术交流和服务。


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也是加快推动农村能源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发展、业务拓展定位的关键一年。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特别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种养循环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巩固提升以农村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建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深入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新的工作领域,着力形成农村能源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技术服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多轮驱动、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推进农村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1. 推进沼气项目建设。按照种养循环、综合利用的思路,认真实施农村沼气种养循环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凉山彝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农村"沼改厕"技术推广项目。坚持"宜肥则肥、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环则环",全年新建农村沼气种养循环综合利用项目23处。聚焦彝区脱贫攻坚,继续在凉山州彝区县开展1000口户用沼气池项目建设。在西充县等8个县(市、区)稳步推进农村"沼改厕"技术推广项目,深入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济适用的农村改厕模式。2月,在成都召开2020年农村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工作座谈会。4月,在绵阳市游仙区召开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助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现场会,安排部署2020年工作。10月,在成都举办全省农村能源系统技术服务与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

  2. 摸清农村沼气底数。印发《关于统计农村能源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深入摸清历年来各地所建沼气项目底数(含户用沼气、沼气工程、服务网点、农村新能源),了解使用情况及现状,发现一批经验和典型,力争准确掌握我省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现状、困难和问题。

  3. 完善项目建设制度。推行项目责任制管理,建立项目联系制度,办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每名干部均要定点联系1~2个项目,全程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每个项目均建成示范工程和精品工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程建设、后期管理常态化管理机制,继续实施通报制、约谈制等工作制度。建立省级抽查制度和市县两级沼气项目巡查制度,明确督导巡查内容,督促各级认真填写《沼气项目检查记录表》,将定期督导巡查制度贯穿于农村能源建设的全过程中。

  二、抓实农村能源安全生产

  4. 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管护。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深入推进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月活动。6月初,在凉山州盐源县开展全省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全年组织开展1-2次农村沼气安全生产专题督导调研。强化安全意识,抓好宣传咨询,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季节和高风险时段安全风险关键点防控,力争全省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目标。

  5. 开展沼气工程报废处置。开展沼气工程运行情况调研,摸清掌握沼气工程项目报废底数。根据《沼气设施处置通知》和《沼气工程报废管理办法》要求,稳步推进沼气工程报废处置工作。

  6. 推行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深入总结2019年农村沼气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试点经验,积极研究制定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模板,全面推开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工作,实现全省所有沼气工程项目全覆盖。

  三、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技术服务水平

  7. 加大"沼改厕"推广力度。深入推进绵阳市游仙区、宣汉县等8个县(市、区)"沼改厕"技术推广项目,汇编《四川"沼改厕"典型模式及案例》。进一步梳理总结各地农村改厕的典型模式及案例,争取农业农村部沼科所专家指导,研究完善农村户厕改造技术标准,出台"沼改厕"技术地方标准,形成完备的技术支持体系,年底在达州市宣汉县召开"沼改厕"经验交流会。

  8.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数据平台建设。配合厅宜居乡村建设协调处,推进建设以农村厕所革命为重点的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数据平台,先期启动搞好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服务数据模块。按照厅信息化建设工作安排,争取将农村改厕数据资源全部接入四川数字三农大数据平台,实现统一谋划、无缝兼容、共享共治的目标。

  9. 构建技术服务长效机制。依托农业农村部沼科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农村改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村能源建设等三支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明确专家职责,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指导服务作用,不断提供高质量高水平技术服务。

  四、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10. 推进试点项目。配合厅科技教育处,在富顺县、游仙区等9个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加强项目督促,及时收集掌握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情况,在自贡市富顺县召开试点工作总结会。鼓励引导各地创新实施试点项目,总结提炼和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建立全程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的工作机制。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成效的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秸秆综合利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督促指导,抓好秸秆综合利用资源台账建设和综合数据统计工作。

  11. 总结典型经验。积极指导各地特别是试点县(市、区)因地制宜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工作,及时梳理和总结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的典型做法,年底前编制完成《四川省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及图集》。按农业农村部有关司(站)工作安排,扎实开展绩效评价,加强经验模式总结提炼,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12. 因地制宜推进"五化"。对标我省秸秆综合利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继续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建设。着力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有效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利用,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确保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五、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

  13. 促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认真开展"三会一课",创新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微论坛等活动。优化提升党员积分制工作。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深化与温江区农业农村局机关党支部、武侯区倪家桥社区党委支部联建共建活动,全面提升机关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素质和能力。坚持党建和业务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有力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14. 推进2020年制度建设年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将2020年作为省农能办制度建设年。强化制度意识,真正把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内化为价值准则、外化为具体行动。研究制定和完善文秘档案、项目建设、技术服务、院落治理、人事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按制度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每个科室研究制定新制度规范2项以上。进一步加强工会规范化建设,争取省直工会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好"职工健康服务站"。推进书香机关建设,组织干部职工赴成都市宝山村、夹金山干部学院等地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工会活动和红色教育活动。

  15. 狠抓纪律和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干部定期廉政谈话制度。以铁的纪律和作风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坚持以案说法、以案促改,组织党员干部赴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加强农村能源项目监督管理,重点把好申报关、进度关、质量关、验收关。坚持公开透明、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主任办公会、办务会在"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策的重要作用。争取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房管处支持,认真实施办公楼屋顶防水处理、下水道管网改造等基建工作,确保程序合规、质量优良、廉洁建设。

 

  云南省农村能源管理总站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省农村能源建设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厅党组中心工作,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推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沼改厕"等四种模式,有效盘活闲置农村户用沼气资产;利用农村能源技术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清洁行动等模式;加大户用沼气池兴废利旧安全改造处置力度,加强农村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和技术培训,认真谋划"十四五"云南省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工作,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发挥农村能源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加强政治引领,提高思想认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扣"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主题,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以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补齐农业环境资源和能源生态领域突出短板,为构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责任担当,完成年度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落实农村能源建设服务"三农"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一是抓实农村户用沼气池兴废利旧安全改造处置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能源示范村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确保全省农村能源项目建设预算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抓好4个国家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及2个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服务与提升项目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三是协调配合落实好农村能源建设精准扶贫脱贫、人居环境整治及"厕所革命"。四是认真谋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等工作。

  三、主动提高站位,盘活户用沼气资产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及美丽乡村建设,针对全省农村闲置或废弃户用沼气,制定户用沼气池兴废利旧安全改造项目技术指南及实施方案,规范户用沼气兴废利旧工作(维修恢复、改厕、改水窖、安全填埋),有效盘活闲置或废弃户用沼气资产,有效消除农村病旧户用沼气池的安全隐患。

  四、积极奋发有为,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项目建设

  抓好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服务与提升项目试点示范项目总结整改,协助抓好2020年试点示范项目。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厕所革命"及美丽乡村等建设,编制云南省利用农村能源技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指南,指导州(市)县(区)制定实施方案。同时,组织实施好2019年云南省农村能源低碳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为"十四五"全省农村能源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乡村建设、低碳示范乡村建设模式。

  五、创新工作举措,做好秸秆试点

  抓好2019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工作总结,认真做好20204个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和落实2个省级财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工作,指导试点县制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细化、实化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和责任分工。进一步完善台账,找准支撑点,找准发力点;加强技术指导,找准突破点,着力解决技术规范,讲好秸秆综合利用故事。

  六、强化管理措施,抓实安全生产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要求,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职责,切实将农村能源行业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完成全省农村能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任务。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部门行业监管、乡镇属地管理及企业(业主)主体责任。二是抓好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加大检查督查、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回头看"等专项活动。三是切实做好闲置废弃农村户用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四是抓好安全生产培训。五是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农户)隐患自查自改自报、政府部门监督检查、专家专业指导、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公众监督"的多方联动安全防控体系。

  七、抓实督查调研,确保项目质量

  严格按照分片挂钩联系制度,落实督促检查调研,按照国家管理规范和行业标准,深入基层,强化项目建设的服务、指导、方案审核、检查及验收等工作,严把建设进度、质量、资金使用等关卡,把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同时,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厅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厕所革命"、清洁乡村行动等方面的督促、检查相关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八、抓实规划编制,谋划发展思路

  全面抓好"十三五"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的总结,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发展要求,结合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发展战略,组织全省认真编制"十四五"云南省可再生能源规划,把规划与政策有机融合,谋划好全省"十四五"云南省可再生能源规划,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有力推动农村能源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九、抓细信息宣传,助力"三农"发展

  依据《"数字云南"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培训体系信息化建设为衔接点,推动农村能源建设监管信息化。一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台账系统和农村人居环境信息平台,切实摸清农村能源建设底数,提升管理和综合决策能力。二是认真总结"十三五"农村能源建设取得的成绩,抓好全省农村能源宣传及信息工作。三是及时收集、整理、总结典型经验和案例,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宣传和信息化作用。

  十、抓好队伍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加强农村能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抓好全省农村能源管理干部和业务人员技术培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专家授课""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村沼气工程专业技术等培训,加强横向学习,加大干部职工外出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十一、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正风肃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成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主题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监督,持续正风肃纪,将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总体工作部署,统筹安排,同步落实,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着力抓好作风建设,为全省农村能源建设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提供坚强的作风纪律保障。

 

  2020年甘肃省农村能源资源工作要点

  2020年全省农村能源资源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推动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优化农村用能结构,打造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进一步夯实行业自身发展基础,弛而不息地改进作风,锻造提升能力素质,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一、狠抓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一)开展农村卫生旱厕试验示范。在永登、会宁等40个县区和兰州新区开展农村卫生旱厕试验示范,探索适宜我省干旱山区、高寒地区推广的农村卫生旱厕改造技术模式,解决冬季防冻和干旱缺水等改厕难题。积极推进卫生旱厕建设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与农民生活习惯相结合,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方便农民群众、便于长期使用、管护的卫生旱厕建设模式。

  (二)探索厕所粪污有效治理路径。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探索有效解决粪污处理经验。项目县(市、区)结合实际编制实施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和进度调度,科学合理选择利用模式,制定相关运行管理制度,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建设维护技术和经验优势,积极开展厕所粪污与畜禽粪便一并处理的第三方运营试点,探索总结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

  (三)创新农村改厕机制。加强农村改厕政策和预防疾病作用宣传,通过抓点示范,让广大农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改与不改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变"要我改""我要改"。创新改厕奖补政策,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多干多支持,少干少支持"激励各地改厕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推广符合实际、简单实用、成本适中的厕具和改厕模式,不搞一刀切。选育技术服务人员,落实薪酬,开展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及时解决卫生厕所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后续服务机制。积极引导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集中开展厕所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服务,降低清运成本,减轻农户负担。总结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专业化运营、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岗位等经验,探索符合各地农村实际、方便农民群众、便于长期管护的农村厕所持续运行机制,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

  (五)加大指导督查力度。按照全省农村改厕工作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加强技术指导,通报建设进度和存在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组织农村改厕互查互学活动,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工作质量。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农村改厕问题投诉督办机制。

  二、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六)提高农村沼气生物天然气利用率。指导运营企业积极开拓沼气生物天然气在集中供气供热、并网发电、车用燃气、工业原料等领域的应用。梳理总结农村沼气集中供气、生物天然气分布式集中供气等市场化运营成功案例,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沼气生物天然气利用率。指导运营企业开展沼气产品高质利用技术研发和沼气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和模式探索。及时解决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提升沼气工程运营水平。

  (七)推动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原则,在安定、高台等县区的20个示范村开展以农村沼气、太阳能开发、秸秆能源化利用和农村炉灶炕升级换代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实现农村美化、净化、亮化和农户生活舒适化、方便化的目标。配合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在凉州、永靖、安定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技术服务与提升试点项目建设,探索总结经验,为不同类型区提供以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解决方案。

  (八)开展清洁能源利用效益评价。建立完善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效益评价制度体系,组织开展近几年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绩效评价,切实掌握项目资金使用、任务落实情况,客观评价项目实施成效、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等,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一步推进项目落实、完善项目运行机制的对策,为改进项目设计、规范项目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依据。

  (九)持续推动农村能源科技创新。签订任务委托书,制定技术研发方案,由甘肃方正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对大型沼气厌氧发酵系统排液热能回用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在理论研究与创新、技术研究与完善、模式构建与验证、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上取得突破,探索出可复制的成熟技术;由兰州华能生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智能远红外集成折叠暖炕等新技术新产品进行试验研究与推广,研发出适宜于西北地区推广的清洁能源利用产品。

  三、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管理,打造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

  (十)加强已建沼气工程运营管理。稳步开展已建农村沼气工程验收、运行管理等工作,督促指导2018年中央投资建设的7个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早投产运行。组织已建成农村沼气工程运营企业负责人现场观摩学习典型示范工程,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激发业主用好管好沼气工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强化业务培训,举办农村沼气工程维护管理技术培训班,开展沼气工程维护、管理、运营和"三沼"综合利用等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

  (十一)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指导。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合开展沼气工程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突出集中供气运营企业,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持续加强监管人员安全培训,指导各地做好沼气运营企业负责人、工程维管人员、用气农户和行业监管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能力。

  (十二)做好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按照《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指导和督促各地采取盘活利用一批、安全处置报废一批、改造为卫生厕所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转化利用一批的方式,积极稳妥做好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工作,有效防范农村沼气设施安全风险。

  (十三)抓好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加快推进"三沼"综合利用示范推广项目建设,打造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13个。学习借鉴凉州区柏树庄沼气站和双城镇小果园村、会宁县康之源养殖有限公司、甘肃方正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的经验做法,加快培育专业化沼气运营主体,大力推动沼气工程与种植园区、养殖企业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生态环境保护、清洁能源供给和循环农业发展三重复合功能作用,积极构建以沼气为纽带的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四、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十四)完成年度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在2019年秸秆资源台账工作的基础上,依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参照更新后的秸秆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以县为单元做好2020年度秸秆资源台账建设,掌握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还田量、离田利用量等基础数据,及时更新省、市、县三级秸秆资源平台数据库,为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等提供基础支撑。

  (十五)抓好重点县试点项目建设。以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在永昌、渭源、灵台3个重点县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建设,组建专业化秸秆收储运队伍,建立秸秆收储运平台,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促进秸秆后续利用,总结形成适宜我省推广的主推技术和典型模式。

  五、提升行业自身建设水平,锻造坚强有力的工作队伍

  (十六)编制"十四五"农村能源发展规划。全面总结"十三五"农村能源发展成果。深入开展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等重大研究课题调研,形成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科学分析农村能源发展形势和实际需求,系统谋划"十四五"农村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十七)抓好农村能源依法行政工作。推动《甘肃省农村能源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建立完善农村能源行业市场主体名录库,配合开展农村能源行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着力提高农村能源行业法治化水平。按照省农村业农村厅安排,配合落实《甘肃省农村能源行业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实施方案》,为农村能源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十八)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能。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以会代训、委托培训、在职研读、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强农村能源资源新知识、新技术学习研究,主动顺应形势发展,提升能力素质,增强工作勇气底气和信心。注重利用新媒体、融媒体、主流媒体加大工作亮点宣传,提升全社会对农村能源资源工作的关注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激发行业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善作善成。

 

  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能源工作要点

  2020年全区农村能源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区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厅党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厕所改造验收,强化沼气设施安全处置,提高沼气工程产出效益,推广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清洁能源供暖,加快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一、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一)制定村庄清洁行动技术指引。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做好村容村貌提升技术性研究和人员培训,制定村庄清洁行动技术指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村庄干净、整洁、有序,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

  (二)加强示范引领和督导检查。总结各县(市、区)村庄清洁行动好的做法,提炼典型经验,推广成熟模式,汇编全区村庄清洁行动的典型案例,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坚持明查、暗访、考核相结合,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每半年回头看一次。

  二、严格农村厕所改造检查验收

  (三)完成2019年农村厕所改造验收。依据《宁夏农村厕所改造项目考核验收办法》等规定,按照10%抽查比例,对2019年石嘴山市、银川市、中卫市等12个县(市、区)76290户厕及178座公厕改造进行验收,实地抽查做到所有乡镇、改厕模式、产品类型、施工企业全覆盖。

  (四)做好农村厕所改造督查整改工作。重点对改厕选址、产品质量、施工质量、安装规范、中标产品及用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检查,对检查和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跟踪督导落实,确保工作进度和改厕质量。

  三、加强农村沼气工程技术服务

  (五)强化工程运行与能力提升。对具有正常使用潜力的沼气工程设施,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好改造提升和维修维护,稳定发挥效益,拓展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利用渠道,提高沼气工程的使用率。协调沼气发电上网、生物天然气并入燃气管网、用电用地和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争取已有政策的落实。

  (六)做好农村沼气设施报废处置。对不具备修复和利用价值的农村沼气设施,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各县(市、区)、业主、农户科学分类处置,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工作的通知》和《宁夏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办法》,做好回填等报废处置,建立报废台账,消除安全隐患。

  (七)加强沼气安全生产管理。农村能源监管部门要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大技术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齐安全消防设施设备,严守操作规程,定期检修维护生产设备,建立巡查机制和记录台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指导用户按照规范安全使用沼气,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到位。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四、推动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八)发展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以沼气工程为纽带,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主推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技术,沼渣沼液施用技术,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施用技术,在沙坡头、金凤、青铜峡、盐池等地选择四处沼气工程,推动沼渣沼液高质利用,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年产商品性沼肥2万吨,助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九)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探索农作物秸秆还田离田利用有效模式,提高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率。引导支持生物质燃料清洁供暖,加工生物质成型燃料2万吨,在乡村公共建筑、农村社区、农户等推广生物质燃料取代燃煤锅炉,供暖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改善农村大气环境和人居环境。结合沼气供气供热和太阳能利用、电能利用等技术模式,建设农村能源多能互补、清洁取暖示范村。

  五、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十)做好可再生能源统计监测分析工作。组织好"农作物秸秆台账"填报和统计监测分析。做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上报和秸秆资源台账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规模化沼气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户用沼气项目基础数据信息。

  (十一)加大政策法规宣贯培训。强化宣传引导,组织农村能源监管人员、沼气工程从业者、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厕所革命--乡村明白人,对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基层、农民群众服务。

  (十二)做好农村能源信息报送。认真总结农村沼气工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物质燃料清洁供暖、太阳能光热资源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厕所改造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报送农村能源行业动态信息,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能源、支持农村能源工作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沼科所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下一篇:沼科所成果中心组织开展专利数据库使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