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沼气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既为农民提供高品位清洁能源和优质有机肥,还可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当地生态环境,增加收入。枞阳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为有效解决沼气用户的后顾之忧,落实多项惠农措施,有力的保障了沼气池继续有效的服务农户,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仍然发挥惠农作用,让沼气用户吃上“定心丸”。
(一)安全使用沼气
该县农村能源部门严格落实沼气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并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对所属地的大中型、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企业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排查整治安全事故隐患,确保沼气工程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责令立即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立即停止运行,限期整改,直至隐患排除。同时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积极落实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应对防范和应急准备。5月份以来,该中心深入各地对沼气工程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填写项目全息表。进村入户对沼气池进出料口、炉具、表、开关等沼气安全情况进行巡检,要求进出料口要加盖,防止人畜掉进池内;用气场所要张贴《沼气安全使用明白纸》,用气后要关紧阀门和炉具开关;特别是即将进入高温季节,是沼气产气和使用的高峰期,更要加强安全用气。
(二)做好建后管护
该县农村能源部门近年来调整工作思路,建管并重,侧重于管,积极做好建后管护,确保农村沼气工程常态化运行。建立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技工一对一,点对点“保姆式”后续管护方式,发放技工便民联系卡,有故障,打电话,不论春夏秋冬随叫随到,及时免费上门服务。并会同发改、财政部门出台了《枞阳县农村沼气后续管护实施意见》及《枞阳县农村沼气后续管护考核细则》,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将制约农村能源的“瓶颈”问题予以解决,通过管护、维修已经停止使用的沼气池,让用户又重新使用上了清洁能源。
(三)“三沼”综合利用
该县农村能源部门通过先树示范户、后建示范带,典型引路,有力推进了全县“三沼”综合利用推广工作。通过推广“一栏畜、一口池、一片菜” 生态种养模式,有的用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发展“畜—沼—菜(藕、茭白、瓜果、葡萄、草莓等)”、“畜—沼—鱼”; 有的用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发展“畜—沼—苗木”、 “畜—沼—粮”;有的用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发展“畜—沼—瓜蒌”等。沼气煮饭、炒菜,沼渣、沼液用来施肥(饲料),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农作物生长快,生产周期短,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粮食、蔬菜口感好,营养丰富,是名符其实的绿色食品、安全食品、放心食品,社会效益明显。
农户拥有一座8m3“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300m3,解决了3~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提供沼肥30t左右(相当尿素300kg、磷肥 500kg、钾肥200kg),户均节省燃料费和电费250~3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5%左右,节支150~200元,利用沼液喂猪可节约饲料15%,施用沼肥后粮食产量可提高25%左右,种养业可增效300元左右。累计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户均2000元左右。通过推广“三沼”综合利用,农户化肥施用少了,地力改善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乡村空气净化了,人畜粪便入池,寄生虫、病原菌杀灭了,疾病传染也减少了。
通过以上三项措施,实现沼气工程“青春永驻”长期持续使用,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达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深受沼气用户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