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布局合理、惠民实用”原则先后投入资金80余万元对辖区农村公厕进行全面改造,累计拆除公厕6座、改造91座、维修5座,辖区104座公厕均实现通风通电及水冲式无害化管理,落实第三方专业养护机制移交同安城建公司负责日常管养,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指导村民完成户用厕所改造53户,组织验收三格化粪池405户,村民居住环境有效改善。
二、抓好生活垃圾治理。深化城乡环卫“一把扫把扫到底”机制,将全镇18个村(居)环卫保洁移交城建公司统一养护。各村(居)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共设置分类投放点400个,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民“会分类、愿分类、分到位”局面初步形成。三秀山村率先在全区实行智能化垃圾分类直运管理,村民通过微信扫码、电子秤重、智能结算实现一站式自助回收并获取收益,有效提升村民主动分类积极性和投放准确率,其成功经验将于2020年完成全镇推行,推动辖区垃圾分类提标升级。
三、有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显镇污水处理设施已于2019年底全面建成并有效运行,全镇污水处理池全部移交城建公司运维管养。分阶段推进村庄生活污水入户接户设计,目前污水接户率达81%,力争尽快实现全收全纳。
四、统筹推动农房整治。坚持“一手抓规划引导,一手抓监管整治”推动农房建设规范有序。根据各村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推进全镇村庄规划修编工作,落实“四到场”制度进一步规范村民建房审批,按照“风格统一、彰显特色”原则加强引导,确保新翻建房屋布局合理、外立面完备。扎实抓好既有农房整治工作,累计完成“平改坡”及裸房整治97栋建,立《五显镇“两违”联合巡查机制》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全方位、无死角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房屋12980栋,鉴定D级危房200栋、C级3140栋,正抓紧清理整治。
五、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对标“生态宜居”要求,完成三秀山、明溪村等11个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全镇各村“三边”整治、“四旁”绿化及农村房前屋后整治,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在垵炉村试点开展村民绿地认养活动,有效提升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重点聚焦农村“脏乱差”问题,开展辖区村庄清洁及僵尸车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第一季度清理农村陈年垃圾90处、土头垃圾45处、大件垃圾18处,指定厦门鑫延鸿废土资源再生处置公司为村民进行土头垃圾免费统一消纳,有效解决影响镇村面貌“顽疾”。三秀山村在坚持做好“五清一改”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同时,以美丽庭院暨“通透式”围墙改造项目拆墙透绿,投入200万元对村庄南面44亩废弃苗圃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生成三秀百果园项目,实现农业产业持续向“绿”。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大力发动村民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空地种菜种果,强化宣传引导有效改变农村落后生活习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治理”,实现环境治理成果可持续,于2019年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六、持续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推行河(湖)长制,总投资约1940万元开展东溪安全生态水系及竹坝溪、垵炉溪、竹山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完成村居内外溪流清淤项目16个共26.7万清淤方量。集中开展河道“三乱”整治专项行动及溪流常态化养护,加强全流域企业排污及畜禽养殖回潮监管,累计清退小石材企业48家,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14家,完成牛蛙及水禽退养拆除503户、生猪退养564户(3万余头)、肉牛退养7户(2202头),退养拆除率100%,清退复垦面积达340亩,家禽家畜免疫率达到应免数100%,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有效改善,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和国省控点断面水质实现稳定达标,推动实现“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美”。
七、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建立健全三级环保网格监管体系和环保执法协调机制,深化企业污染、扬尘粉尘、餐饮油烟、垃圾焚烧等污染源治理,从严管控淘汰各类落后产能,完成辖区9家洗砂场、机砖厂、非法混凝土生产点、采石矿点清退,立案查处10家小作坊,强化辖区114家餐饮业监管整治,建成隔油池24个,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抓好“清洁土壤”,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八、全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建立农村公路“路长”管理机制,全镇67.789公里道路实施精细化管理养护,有效保障公路通行安全。力促县道421(后烧—竹坝) 等4条17.72公里道路完成提升改造,有序推进下峰、店仔等5个村庄内道路硬质化项目,投入529.43万元安装3批共360盏立杆式路灯,实现路灯工程行政村全覆盖。加快实施三秀山、溪西、竹山等北部山区农村供水入户和旧管网改造,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