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县鳞字特色农业园区陶字村近日正式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这是继乾安喜获“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之后传来的又一个捷报,乾安人民欢欣鼓舞、为之喝彩。
天蓝、地绿、水清、村美,蕴含着勃勃生机……乾安,这座魅力之城正呼之欲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乾安县委、县政府将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凝聚工作合力,集中财力物力,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入手,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续增强乾安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治顽疾畅通垃圾转运渠道“现在村里变化老大了!铺了水泥路,安了路灯,建了景观带,家家户户门前还修了排水沟。原来村里垃圾随意堆放,现在好了,每天有保洁员上门清理垃圾,村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陶字村一位村民自豪地说。
漫步陶字村,整个村子干净整洁、景色宜人,小广场上休闲健身、歌舞飞扬……陶字村只是乾安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一个缩影,眼下的乾安新农村,俨然成为生态宜居的稀缺资源,成了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如何治理农村“脏乱差”顽疾?畅通垃圾转运渠道是首要任务。现在,每天农户们只需把自家垃圾投放到果皮箱,就有村保洁员用收集车将垃圾运至村垃圾收集站,乡镇再用专用车辆把垃圾运至乡垃圾转运站,对垃圾进行分类、压缩等简单处理后,运至乾安县垃圾处理场,最终运至松原鑫祥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处理。
乾安县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10个乡级垃圾转运站和164个村级垃圾收集站,购置各种垃圾转运车辆52台,每个垃圾转运站配置有垃圾压缩、除尘、除臭、清洗等工艺设备,共计110台(套)。为14000户家庭配置了果皮箱,各村(屯)按50户配置一名保洁员的标准,全县共雇佣保洁员1100名。目前,全县日处理垃圾能力最高可达310吨。
去“心病”全面打造牧业小区牲畜不出村,农村人居环境永远得不到根治。为改善饲养牲畜对农村人居环境造成的污染,切实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去年以来,乾安县委、县政府把牲畜出村工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头等大事,下决心去掉这块“心病”。
通过媒体公开播放《关于在全县开展牲畜出村的通告》,制发《致养殖户朋友的一封信》,各行政村将牲畜出村纳入“六步工作法”,将相关要求写入《村规民约》,入户发放《牲畜出村养殖告知书》等行动,在全县营造了广泛支持、主动参与的浓厚氛围。
为确保养殖户出得去、安得下、不返流,本着“地类允许、环保合规、就近安置、多村联建”的原则,乾安县多部门经过联合研判,将103个牧业小区纳入规划。县财政投资3800余万元,新设高低压线路313公里,安装变电台131个;乡镇投资1000万元,修筑土石路230公里;行政村为入驻的养殖户每户新打4寸小井一眼。
目前,乾安县7530户、63%的养殖户搬进了崭新的牧业小区,实行标准化养殖管理,村屯环境、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树亮点构建民俗风情小镇特有的人文文化底蕴,给乾安县发展特色民俗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乾安县按照“面上干净、线上美丽、点上精彩”的要求,围绕国省干道打造T型精品路线,将涉及的8个乡(镇、场)、55个行政村、70个自然屯全域进行推进整治,同时重点在线上打造了3个精品村屯,聚合力打造村屯宜居环境样板。
人心齐了、思想变了、文化氛围浓了、发展经济的干劲儿足了、村子也越来越美了……曾经陶字村的腰唐字井,如今的唐字教育文化小镇,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乾安县委、县政府将腰唐字井确定为全县首批民俗村建设试点,计划将其打造成学、教、游、玩,集休闲度假、科普体验、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农旅新型结合文化村,以旅游产业带动村屯环境改善。
同样作为全县首批民俗村建设试点之一的让字镇有字村,从去年开始大力发展田园生态、野外垂钓、特色餐饮、民俗演艺、休闲农庄、采摘观光等特色旅游项目,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乡村旅游景观。村内新修建占地30万平方米的四季采摘园、灯光隧道、带状公园、绿化长廊、民宿文化展示广场等人文景观,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乾安县肉羊养殖传统悠久,大遐畜牧场推字分场投资2200余万元,重点打造以“羊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旅游村建设,项目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设计规划了“三羊开泰”广场、乡村记录博物馆、灯光隧道、演艺广场、垂钓园、党建文化广场、农副产品集贸市、空闲地绿化美化亮化、主题大门、农家饭庄、稻田公园、围墙道路改造12个板块的建设内容。
行走在井方大地,一幅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乡土气息更加浓厚,田园风光更加迷人,生活环境更加舒适。随着乾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个个生态乡村、文明乡村、美丽乡村正朝我们迎面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