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月12日消息,今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走进种植能源新时代论坛”上表示,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较大,但经济性是发展难点,建议国家出台财税政策支持。
李毅中称,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自然资源和可利用资源,农林业生产废弃物每年12亿吨,其中秸秆7亿吨,禽畜有机物33亿吨。
生物质制液体燃料潜力巨大,过去我国在推广生物质能源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如十多年前在吉林、河南、安徽示范推广以陈化粮作原料制乙醇汽油。另外秸秆发电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每度电烧秸秆1.2公斤,1度电成本3毛钱,与煤电等传统发电方式相比,缺乏竞争力。
因此过去发展较好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方式,主要有生物发酵制沼气以及废油回收制成品油。即便如此,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差距较大,如在生物质沼气方面,德国在2012年已经有8000多家工厂生产工业沼气,年产106亿立方米的沼气。
但在生物质制造液体燃料方面,中国目前并不算落后。如湖北能源企业,经过八年的研发努力,已经在武汉科技城建成了非粮生物制造液体燃料万吨级的示范项目。
李毅中介绍,他在2014年调研时,认为非粮生物制造液体燃料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一些突破,如生物质在常压高温下固定床生物质等离子气化炉的设备研发走在国际前列;二是精馏技术水平较高;三是用钴作为催化剂是一大创新。
目前我国对生物质能源的重视程度不够,在2014年6月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这个规划中提到发展生物质能,但笔墨不多。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我国农林资源、废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潜力巨大,建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像重视风能、太阳能一样高度重视,合理布局,发挥生物质能源应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李毅中说。
首先,有关方面要尽快做出生物质能源的规划,既要有中长期规划,又要在“十三五”时期开局起步,针对丰富多样的生物原料,要合理分配布局,可以发电,可以代煤,可以造气,可以生油,要分类使用,物尽其用,能用尽用。
其次,针对不同途径技术路线,国家应该分层次组织科技攻关,掌握核心技术。国家科技开发基金应该予以支持,不排除引进美国、德国的先进技术,开展国际合作,以成熟的技术、工业化、商业化组织和制定产品标准。
三是出台财税政策支持生物质能源,使新产业在成长期中能够生存发展,特别是一开始,它的产品产量很少,成本远远大于现在的市场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给予支持,让他能够活下来生存发展。
四是生物质能无论造气、生油都有原料何处来的难题,现有的秸秆、废弃物的收集,由于比重小,体重大,种类多,分布散的特点,所以收集运输很困难,除了企业自己努力以外,还需要在政策上,尤其是地方政府要给予支持。如果要发展种植业,则带来土地、水源等问题,更需要政府统一安排。
五是生物质能源的产品形态,一是气体,一是液体,一开始数量不多,有的还可能与现有的燃料混兑,有的要进入现有的储运系统,因为这个气体、液体的运输和固体运输不一样,要进入现有的储运系统,管道系统,销售系统。因此要组织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国企和民企要混合,这样可以解决网络的问题,运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