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利用棉柴秸秆生产双孢菇食用菌,在当地得到了大力推广,为循环农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近日,笔者走进广饶县大码头镇瑞丰公司现代化的菇房里,顿觉凉意十足,白蒙蒙的雾气中,只见一排排立体式菇床,菇床上面白嫩丰满的双孢菇像是散开的白玉兰花蕾,1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采摘。“我们公司生产的双孢菇,原材料就是农户废弃的棉柴,每平方米棉柴培养料产菇达25公斤以上,产量是普通栽培料的3~5倍。目前,我们每天生产鲜菇10吨左右,主要销往上海、北京、杭州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经理王天海介绍说。
据了解,公司研发的双孢菇隧道大堆立体式菌丝播种装置新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研发的棉柴替代稻草麦秸新技术和双孢菇隧道大堆立体式发菌新技术通过了国家专利审查受理。
广饶县大码头镇是黄河三角洲著名的棉花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棉柴资源,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公司以每吨200元的价格收购当地棉农的秸秆,每年消化棉柴秸秆1万多吨,此举既增加了棉农收入,又改善了农村环境。“棉柴都被企业收购了,不像以前那样在村里乱堆乱放了,村庄的环境也比以前干净多了。”大码头镇村民徐庆华高兴地介绍说。
据技术顾问徐会思介绍,利用丰富的棉柴等农作物秸秆资源,制造和生产食用菌栽培料。更换下的废料经过加工后可转化成改良土壤的有机肥还田,可形成完善的循环农业产业链。每批更换后,全部被客户抢购。同时,公司利用双孢菇下脚料蒸煮后作鱼类饲料,供应到公司的现代渔业园区,喂养黄河口甲鱼、泥鳅和南美虾。这一利用途径实现了把废物的营养价值转化成附加值更高的水产品,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创造了经济价值。
“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废料都得到充分利用,一点渣都不剩,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循环利用。”徐会思自豪地说。
循环、高效、生态,立足这样的农业发展模式,广饶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综合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污染物,实现了农业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成功搭建起农业循环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