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污是与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并列的三大环境污染物之一,在农业污染中处于“压倒性”位置,是中央环保督查组问责地方政府的重大事项之一。
截止2015年底,孝感市规模养殖场6253家,猪牛饲养量723.8万头、家禽21978万只,年粪污排放882万吨,折算46万吨COD、氨氮2.7万吨、总磷3万吨、总氮5.2万吨、总固体8.3万吨。
粪便的污染物质为氮磷钾和有机物,污染对象是空气、卫生、健康、耕地、重金属、地表水、地下水,污染表现为恶臭气味、疾病传播、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因此,许多地方一度出现人不能住、水不能喝、田不能种、鱼不能养的现象。同时,种植业生产却缺乏有机肥料,高度依赖化学肥料提供氮磷钾元素,进一步加剧农业污染、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明确组织、监管机制,施以政策措施,通过市场方式倒逼污染治理,到2015年底督促建成治污设施5940处,占总数95%,其中:“干粪堆肥+污水沉淀”模式5365处、占总数90.3%,“粪污+沼气+肥料”生态利用模式563处、占总数9.5%,工业处理环保达标模式12处。
但是,由于种植养殖分离与布局不合理、治污技术不成熟、资金缺乏等原因,治污效果欠佳,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并被通报问责。
传统的畜牧与种植生产方式,严重破坏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畜牧、循环农业和绿色种植,是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三区”划定,布局红线。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划定,是地方政府向社会公开的事项。禁养区禁止规模养殖;限养区不许新建、扩建规模养殖,但要达标排放;适养区可以养殖,必须建设治污设施,落实消纳面积。
“三化”原则,基本思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基本思路。优化饲料配方、结构,改革饲喂方式,提高饲料消化率和吸收率,减少固体粪便产生量;优选干清粪工艺,弃用水冲粪和水泡粪,固液分治、雨污分流、饮排分离,减少污水数量。采取堆肥、沼气发酵等工艺,生产肥料、回收能源,同时处理氮磷钾和有机物污染。
堆肥处理,权宜之计。猪粪堆制造肥,是传统制肥方法。投资小、简便易行,容易接受,但是占地面积大、不能回收能源。孝感市治污设施以堆肥为主,占设施总量95%。
沼气发酵,最佳选择。沼气和沼肥作为粪便的处理方向,由中央主要领导拍板决定。与堆肥相比,肥料元素损失少、有效性高,同时回收沼气能源、占地面积小、没有二次污染。每10头猪配备1?沼气发酵容积。不提倡工业化处理,消耗电能多、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更难处理。由于项目资金有限,孝感市平均每年仅能新建100?小型沼气工程70处、500?以上大型工程1处。
种养融合,替代化肥。养殖、种植同时布局,提前谋划粪污消纳利用。按照每头猪0.2亩大田或0.1亩果蔬茶的比例配套种植面积,建立“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农业模式,粮油大宗作物主要用作底肥,果蔬茶用作基肥和追肥、全程替代化肥。无配套种植,采取干粪单独加工出售、污水沼气发酵工艺,建立“养殖—沼气—氧化塘”模式,实行环保达标排放。
机械操作,自动管理。机械操作收集干粪,粪便污水分离处理;专用设备堆集粪便制肥、调配沼气进料;车辆运肥、施肥。提高自动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条件,提高治理效率。
规范投料,高效长久。保证沼气工程高效长久运行,一要规范投料浓度,猪粪牛粪按照粪水比1∶2、鸡粪1∶14的重量比例配制原料,二要规范投料数量,日投料重量占发酵容积的4%。
污染治理,勿忘安全。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粪污治理,各种治污工艺应运而生,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黑膜沼气池采用塑料膜制造,造价低、密封性能好、处理能力强,但是占地面积大、易撕裂,暴风可摧、雷电易爆,周边县市2016年曾发生惨痛事故。大型化粪池造价低、简便易行,但是存在爆燃和坠入风险,向大气层直排沼气更是“生态杀招”。黑膜沼气与化粪池尚无国家和地方标准,但在孝感有一定规模。农业部推行钢砼沼气工程,钢结构混凝土现浇,质监与农业部门制定系列GB、NYT和DB技术标准,对工艺技术、供气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质量评价和安全使用等六个方面,进行严格规范,技术含量高、安全可靠、资源转化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