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沼气网!
     首页  >   产业发展  >  发展现状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联盟:用好放错地方的资源

发布时间:2020-01-06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

  河北安平,有“全国养猪大县”之称,这一标志性荣耀光环的背后,却是应对每年93万吨养殖粪污的治理压力。

  近年来,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条困境破解之路,使得全县养殖粪污被“吃干榨净”。安平县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便把全县90%的养殖粪污变成新型资源能源和绿色有机肥料,走出了一条养殖大县破解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难题的道路。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要美,农业废弃物必须循环利用起来。”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理事长、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坚定指出,畜禽废弃物不是污染物,而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事实上,像安平县一样,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正在中国大地崛起。作为农废利用的“集团军”“国家队”,近年来,联盟致力于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和应用中的重大战略和关键技术问题,让秸秆变身动物饲料、畜禽粪污再造生物肥、废旧农膜就地降解……为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强强联合 打赢农废利用“总体战”

  近年来,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种养业快速发展,为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

  有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畜禽粪污产生量达38亿吨,农作物秸秆近10亿吨,蔬菜废弃物1亿吨,其它有机废弃物约有0.5亿吨。同时,农业废弃物还正以年均5%10%的速度不断增加。

  过去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已不适于如今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农业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农业道路已成为共识。

  “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利用事关农业绿色发展、事关农村生态宜居、事关城乡人民切身利益和健康,实现农业废弃物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和更有价值利用,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一项长期持续研究的课题。”李金祥谈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时表示。

  201612月,由中国农科院牵头,联合全国各级相关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部门和企业等共102家单位组成了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

  通过围绕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大需求,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构建政府支持、任务牵引、资源共享、激励评价等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原始创新、协同创新、管理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实现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李金祥看来,“只有强强联合、深度合作,才能打好总体战。中国农科院带头贡献最新技术和成果,在联盟范围内和示范地共享共用。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创新联盟所要发挥的作用。”

  如今,在各方努力和国家政策支持下,联盟通过科技创新显著助力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例。目前,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已经达到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45%,农膜回收率在2/3左右。

协同创新 变“废”为宝

  过去3年来,联盟围绕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地膜等农业废弃物开展联合攻关,在协同、技术、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联盟秘书长、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董红敏介绍,为了强合力、聚人心,联盟实施了京津冀畜禽废弃物利用科技联合创新行动,以“1+3+9”的模式开展工作。

  “1+3+9”模式即在1个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的工作框架下,中国农科院联合京津冀3地农科院、农委和农业厅等主管部门,开展不同养殖规模的技术集成,在9家以上企业开展试点示范。

  “这加强了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联盟理事长单位、京津冀地区的行业主管部门、技术研发科研机构和技术示范企业四方签订协议,我们按照任务一盘棋,产业需求一条龙,科研需求一体化,实现了技术的集成,促进了联盟各方在养殖废弃物利用方面利益共享。”董红敏说。

  良好的协同合作支撑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燕卿介绍,成立3年来,通过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技术难关,研究提出了畜禽废弃物利用、秸秆生物炭和农膜回收机械等10项关键技术和产品,实施了重大任务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探索可示范推广的运行模式。

  研发了低浓度污水厌氧发酵、粪便堆肥调控、沼液浓缩等畜禽粪污能源化和肥料化利用关键技术,相关技术实现臭味减少80%-96%,氨气减排80%以上。同时,还总结出3种规模或主体共7种技术模式并在黑龙江、河南、山东、河北等建立了示范点示范;

  此外,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基于研发的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和秸秆热解炭气联产技术等装备,形成多种供暖模式,为北方村镇秸秆清洁供暖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在地膜资源化利用方面,研发出KF16-1等新型生物降解地膜,开展了地膜回收机具研究,研发了垄作农田机械化地膜回收技术与装备,显著提高了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为推动全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看到技术和模式逐步落地,董红敏很欣慰,“我们将这些‘接地气’的技术成果在示范基地推广实施,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实体推进 科企合作

  “尽管成效卓著,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任务依然很重,离实现农业废弃物基本资源化利用还有一定的差距,联盟的工作任重道远。”李金祥说。

  他指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市场化、长效化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其中有许多难点痛点问题需要突破解决,比如,某些技术还存在处理和运行成本高,缺乏标准化、系列化技术和产品;联盟实质性合作还有待提升,无法满足各地整体解决方案要求;各级政府、实施主体等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的意识还有待提升,市场化运作机制等有待完善等。

  强化科企合作,推进联盟实体化是解决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

  “参与联盟建设的企业,都是各类农业产业的龙头,提升这些企业的科技实力,就是提升这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李金祥表示。联盟要实质性推进科企合作,打通创新要素双向流动的通道,让优势科研单位与企业相互融合、深度介入。

  目前,联盟正逐步推进联盟实体化,筹建成立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创新研究,构建以支持农业环保治理“整县推进”为主体,以整体解决方案集成供应和产业投资开发运营为两翼的整体架构,以资本结合为血脉、以团队结合为纽带,形成国家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协同组建的紧密型大平台。

  事实上,河北安平县,以及天津静海、江苏太仓等地的成功恰得益于此,比如,在联盟指导下,安平县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市场运营模式、政策支持体系,将全县的养殖粪污、作物秸秆集中收储,把养殖粪污变成沼气,用沼气发电或者提纯天然气,用沼渣沼液生产有机肥,将作物秸秆用于生物质发电并入国家电网销售,最终实现全县两大农业废弃物的完全资源化利用、农业的循环绿色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是一件大事、难事,我们期待,以全面推进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建设为抓手,坚决打赢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这场硬仗,为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李金祥说。



上一篇:推动农村沼气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下一篇:乡村环境治理联盟:化腐朽为美丽